为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,引导学生正确面对学习与生活中的困惑,我校于9月22日19:00组织全校学生收看了由河南省教育厅主办,河南工业大学承办的“青春如花,灿烂绽放”心理健康公开课。
本次公开课围绕大学新生适应与成长,下设四个主题:“履·大学之恒——生涯规划篇”、“践·学业之智——大学学业篇”、“致·人际之和——大学生活篇”、“远·文化之旅——大学社团篇”,通过公开课的学习,学生们对大学生活有更清晰地认知,让自己的大学生活过得更加丰富多彩。
观看图片
学习心得
电子信息工程学院辅导员 王潇雅
1.持续学习心理健康知识:此次直播激发了我对心理健康领域的浓厚兴趣。我计划订阅专业的心理学杂志、书籍,如《心理学报》《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》等,定期学习最新研究成果与科普知识,拓宽对各类心理健康问题的认知。
2.积极传播抑郁防治知识:我将借助社交媒体平台,分享此次直播学到的抑郁知识,以图文、视频等形式,向更多人科普抑郁症的症状、成因与应对方法,消除大众对抑郁症的误解与偏见,提升社会对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度。
3.主动关注身边人的心理健康:日常与家人、朋友相处时,我会用心倾听他们的心声,观察情绪变化。组织定期的聚会活动,增进彼此交流,营造温暖、支持性的人际氛围。若发现有人可能受抑郁困扰,及时伸出援手,陪伴其度过艰难时刻。
电商物流学院辅导员 王楠
作为一名高校辅导员,日常与学生打交道,他们正值青春却常陷成长困惑。观看“青春如花,灿烂绽放”心理公开课,让我对青少年心理特点有了系统认知,收获了育人新思考,为工作打开了一扇贴近学生内心的窗。
公开课以“青春如花”为喻,剖析青春美好脆弱,与我接触的学生案例契合。青春学生既憧憬未来又易焦虑,此前我谈心偏向“讲道理”。课程让我醒悟,要先接纳学生情绪,走进其内心,如对失利学生表达理解,比空泛鼓励更有效。
课程中的情绪管理方法为我提供“工具箱”。“情绪日记法”能解决学生“说不出烦”的问题,我计划推荐并设“情绪树洞”信箱。“478呼吸法”等技巧,我打算整理成手册分享,让学生有平复情绪的“小窍门”。
课程隐性启发我辅导员应做学生青春成长的“护花人”。除一对一关怀,还可搭建互助平台,如组织分享会、成立互助小组。同时,辅导员自身心理状态也重要,要理性看待学生差异,用理解包容陪伴学生,助力他们化解烦恼,实现青春灿烂绽放。
新能源汽车学院辅导员 肖启茹
本次公开课紧扣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核心,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生涯、学业、人际及社团等多维场景,通过情境化的内容设计和温暖共情的表达方式,以大学生身边鲜活的真实案例为切入点,用风趣幽默、通俗易懂的语言,将专业知识转化为生动表达。重点传授了建立积极人际关系的沟通技巧、调整学习心态的实用方法,以及快速缓解焦虑情绪的小妙招,在轻松自然的氛围中传递心理调适的相关知识,引导学生逐步建立对心理健康的正确认知。
整场公开课注重营造安全、包容的线上交流氛围,既紧密贴合大学生活实际,又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指导性。不仅帮助学生系统掌握了科学的心理调节工具,更有效提升了主动关注自身心理健康的意识。帮助学生在倾听与反思中增强心理韧性,提升自我察觉能力,为今后从容应对校园生活中的各类挑战注入了强大的“心理能量”。
此次活动将心理育人融入校园生活,进一步筑牢了我院学生健康成长的心理防线。未来我院将始终以学生为中心,用专业与温度守护每一颗年轻心灵,为学子构筑坚实的心理屏障,助力他们在青春赛道上向阳而生、逐光而行。
智能汽车学院辅导员 吕冰宇
收看“青春如花 灿烂绽放”主题心理健康公开课后,作为辅导员,我深感这次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。
这堂以“青春绽放”为核心的心理健康课,于我而言,不仅是一次对学生的心理引导,更是一场与青春的深度对话,让我收获了诸多触动与思考。
最直观的感受,是“看见”了学生藏在“懂事”背后的真实。课堂上,当“情绪气象站”活动展开,有学生用灰暗的色调画下“被考试压得喘不过气”,却在分享时小声说“怕爸妈觉得我不努力”;也有学生在“自我优点清单”环节迟迟下笔,坦言“总觉得自己不如别人,想不出优点”。这些瞬间让我意识到,青春期的孩子看似独立,实则藏着不少不敢言说的困惑与自我否定——他们需要的不是“你要坚强”的道理,而是“你的感受我懂”的接纳。当我蹲下身,顺着他们的视角去倾听,原本沉默的学生慢慢打开话匣,那种被信任的感觉比任何课堂效果都更珍贵。
同时,学生的“成长力”也给了我意外的惊喜。在“风雨护花”情景模拟中,有学生面对“和朋友吵架”的场景,没有选择冷战或指责,而是提出“先各自冷静,再好好说感受”,还主动分享“上次和妈妈吵架后,用这个方法和好了”;小组讨论时,有学生主动帮内向的同学补充想法,说“每个人的花期不同,你的优点我们帮你找”。这些发自内心的共情与智慧,让我明白:学生不是被动接受引导的“听众”,而是彼此照亮的“同行者”。我们搭建的课堂平台,不过是给了他们一个表达的出口,而他们自身蕴含的积极力量,才是青春绽放最坚实的底气。
智能制造学院辅导员 张文静
本次心理健康线上公开课,让我对辅导员的心理引导职责有了更清晰的定位,为我日常工作提供了可落地的判断标准,解决了以往面对学生异常表现时“难界定、不敢干预”的困惑。
课程中展示的“朋辈互助+辅导员介入”联动模式尤其实用,既发挥了学生间易沟通的优势,也让专业引导更及时。后续我会结合班级情况,组织简单的心理健康主题班会,教学生基础的情绪调节方法,同时更细致地关注学生,用公开课所学筑牢学生心理健康防线。
云计算技术应用2401班副班长 董晓琳
1.自我情绪洞察深化:学习抑郁症状后,我开始反思自身情绪状态。有时因学习、生活压力产生的短暂低落情绪,与抑郁症症状有本质区别,让我能更准确判断自己的情绪健康程度。同时,也提醒我在压力大时,要及时采取自我调节措施,如运动、听音乐,避免负面情绪积累。
2.提升对他人的关怀能力:意识到抑郁症可能隐匿在身边,今后我会更加留意家人、朋友的情绪变化。若有人出现疑似症状,我不再会忽视或误解,而是给予理解、耐心倾听,鼓励他们寻求专业帮助,用实际行动传递温暖与支持。
电商2402班心理委员 杨新雨
作为班级心理委员,看完“青春如花,灿烂绽放”心理公开课,我对青春心理成长有了更深认知,明确了自身在班级心理关怀中的责任与方向,如获明灯指引。
公开课以“青春如花”为喻,用鲜活案例和互动实验,展现青春的美好脆弱与特有心理变化,如对未来的憧憬、学业焦虑等。“青春无标准答案,试错是成长养分”这句话,让我明白与同学沟通要先接纳情绪,再引导其看到挫折意义。
情绪管理模块中,“情绪日记法”等让我意识到同学缺情绪管理方法。我计划开展“情绪小纸条”活动,分享调节技巧、一对一陪伴。课程强调的“同伴支持”让我明白,未来要更主动关注内向或状态不佳的同学,用真诚给予理解与帮助。
新能源汽车技术2411班 李旭
本次“青春如花,灿烂绽放”主题活动,宛如一阵轻柔的春风,为同学们的青春时光增添了绚丽色彩,更似一场甘霖,滋润着大家对青春意义的探寻之心。它不仅让同学们领略到青春如花朵般的美好与绚烂,更在青春的关键阶段,埋下了积极向上、勇敢追梦的种子。
活动引导同学们认识到,青春的花园里,“热爱生活”是最肥沃的土壤,“不懈奋斗”是花朵娇艳绽放的阳光。许多同学分享了自己在青春岁月里的成长故事,有追逐梦想的执着,也有面对挫折的坚韧,在交流中大家找到了拥抱青春、绽放自我的勇气——原来珍惜青春,不仅是对美好时光的珍视,更是对自我价值实现的追求。
活动让大家在日常的匆忙中放慢节奏,审视内心的憧憬与迷茫,感受到彼此鼓励、携手成长的温暖。相信这份体会将伴随同学们,在青春的旅途中更懂得珍惜当下、奋勇向前,以自信的姿态走过每一段青春之路。青春的画卷,因绽放而更加多彩,更加动人。
汽检2402班班长 李世雨
本次公开课围绕大学新生适应与成长,设置四个专题篇章:“履·大学之恒——生涯规划篇”引导学生确立发展目标,做好学业与生涯规划;“践·学业之智——大学学业篇”帮助学生转变学习观念,掌握高效自主学习方法;“致·人际之和——大学生活篇”着力提升学生人际沟通能力,营造和谐宿舍围;“远·文化之旅——大学社团篇”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团实践,拓展兴趣促进自我成长。通过公开课的学习让新生对大学生活有更清晰地认识、做好规划,度过精彩纷呈的大学时光。
以前总觉得心理健康课是“讲大道理”,但这次“青春如花”的课,却让我实实在在读懂了自己的青春。课堂上画“情绪气象图”时,我第一次敢把“月考没考好的焦虑”“怕被同学比下去的自卑”画成乌云,可分享时老师说“乌云也是天气的一部分,就像负面情绪也是青春的一部分”,同学还帮我补充“你上次帮我讲题超耐心,这是你的阳光呀”,瞬间让我没那么慌了。这堂课像给我的青春浇了水,让我知道不用急着长成完美的花,接纳自己的不完美,带着勇气和朋友一起成长,就是最灿烂的绽放。
无人机2501班团支书 邓恩凯
观看本次心理健康公开课,让我对“青春”与“心理”的关系有了全新理解。课上通过真实案例剖析,让我明白青春里的焦虑、迷茫并非“不正常”,而是成长的必经阶段,这解开了我一直以来的心理负担。
老师教的“情绪日记法”和“积极心理暗示”小技巧特别实用,能帮我及时梳理负面情绪。互动环节中,和同学分享成长困惑的过程,也让我感受到“被理解”的温暖。未来我会用课上学到的方法呵护心理健康,让自己的青春就像花儿一样,在阳光下灿烂绽放。